一、片重差异过大
现象:成品片剂重量波动超过工艺标准。
原因与解决:
1、颗粒流动性差:泡腾片物料易吸潮结块,导致填充不均匀。需控制环境湿度≤40%,并添加微粉硅胶等助流剂改善流动性。
2、加料器异常:加料斗堵塞或刮粉板不平,需清理加料通道并校准刮粉板水平度。
3、冲模配合不良:下冲杆与模孔间隙过大(“涩冲”),需更换冲头或中模;下冲杆长度不一致需调整公差至±5μm以内。
二、裂片/松片
现象:片剂表面裂纹或结构松散。
原因与解决:
1、压力控制不当:泡腾片需分段压制(预压+主压),压力过高导致弹性回弹。调整压轮角度使主压压力≤50kN,预压压力为主压的30%-40%。
2、物料特性问题:酸性成分与碳酸氢钠反应释放CO?,压制时气体残留导致结构疏松。需控制颗粒水分≤3%,并延长预压排气时间。
3、模具磨损:中模孔内壁磨损导致脱模阻力不均,需定期更换模具(建议每10万片检测一次)。
三、粘冲
现象:物料黏附冲头表面,影响片剂外观。
原因与解决:
1、润滑不足:泡腾片物料酸性强,需增加硬脂酸镁用量至1%-1.5%,或采用聚乙二醇6000作为水溶性润滑剂。
2、冲头表面异常:冲头镀层脱落或表面光洁度下降(Ra>0.4μm),需抛光或更换冲头。
3、环境湿度过高:控制压片室湿度≤35%,必要时增加除湿设备。
四、压轮与导轨故障
现象:异常噪音、压力波动或部件磨损。
原因与解决:
1、压轮轴承缺油:每8小时补充耐高温润滑脂(如二硫化钼脂),轴承损坏需更换。
2、导轨磨损:上冲导轨35°斜面磨损导致运动卡顿,用油石研磨修复或更换导轨。
3、过载保护触发:频繁报警时需检查物料是否过硬,调整压力或更换易压缩辅料(如甘露醇)。
五、异常振动与噪音
现象:设备运行时出现规律性异响。
原因与解决:
1、主轴齿轮磨损:同步齿轮间隙>0.1mm时需更换,并校准蜗轮箱传动精度。
2、冲杆运动失衡:上下冲杆未同步校准,需通过调节升降齿轮齿位恢复平行度(每次调整≤1齿)。
六、物料分层
现象:片剂成分分布不均(如泡腾剂与崩解剂分离)。
原因与解决:
1、颗粒粒径差异大:控制颗粒目数在20-80目范围内,细粉含量≤10%。
2、转速不匹配:降低转台转速至15-25rpm,延长物料混合时间。
七、注意事项
1、环境控制:泡腾片压制需全程控温(18-25℃)控湿(RH≤35%),防止物料吸潮。
2、润滑规范:禁用矿物油类润滑剂,避免与酸性成分反应。
3、模具选型:优先选用带防粘涂层的陶瓷模具或高铬不锈钢模具。
注:故障代码与具体参数需参考设备手册,涉及电气系统故障需由专业维修人员处理。